
【澳大利亚的国防开支,真是一路飙升啊】
你知道,这些年澳大利亚在国防上的投入
根本就像开了火箭一样飞快上涨
表面上说是为了让自己更安全,跟美国合作也挺“正常”的,买导弹啦、建系统啦,啥的
可是我觉得,背后那一套推销战的套路,啷个看都觉得怪怪的
就像有人在给我们推销一种不太对劲的战争路线
你想,啥都想“稳妥”点,可说实话,这些花费和买买买的背后
我记得有个老哥——休·怀特,他在“珍珠与刺激”网站上那篇文章就说得很直白
感觉有人正把错误的战争选项塞给我们澳大利亚人
那篇文章挺盯着2024年1月16日那天,代理国防部长帕特·康罗伊签的那份3700万澳元的合同
跟洛克希德-马丁澳大利亚公司合作
说实话,这个合同看起来不多,但重点在于
他们打算从2025年开始在国内生产射程只有70公里的导弹系统
你想,直奔战场的感觉一点都不含糊,还打算买射程超过500公里的精确打击导弹
甚至于还要参与研发上千公里的新型导弹
康罗伊当时还说,这样能维护印太地区的“和平稳定”
怀特觉得,这其实就是在搞反面效果——反而会让区域局势变得更复杂、更危险
更别说,这对洛克希德-马丁那些大公司来说
你看,这里面就藏着一堆利益链条
【从头说起:澳大利亚的战略渐渐变成“跟美国走”】
你知道,这些年澳大利亚的国防策略
慢慢就跟美国越走越近了
最关键是在2023年的国防战略评估之后,政府就把远程打击能力当成了“头等大事”
你说,这不是“买买买”的节奏
花大钱去买美国的武器设备
那次2024年签的合同,即使3700万澳元看着不少,但说实话,整个计划要砸掉41亿澳元
这钱花得“挺大方”的,但情况在于目标啥
你想,澳大利亚的军队在训练、装备、思路上,跟着美军走得越来越紧
甚至于有点“走火入魔”的感觉
要是稍不注意,就可能被拉到前线去
你说,这不光是“掏钱”的事儿
更关乎澳大利亚的战略自主性
我觉得,去年8月,工党全国大会之前,时任国防部长理查德·马尔斯和康罗伊还在吹“澳英美联盟”,说威慑成本比打仗低多了
暗示这个联盟能“防战”
但说真的,这话太简单啦
咱们澳大利亚跟美国那关系,越来越深了
就像“粘在一起”的那种
美国嘴上说,“我们追求和平”
但说实话军事行动一直没停过
你看特朗普要重返白宫的事儿,咱们就得想想,跟美国的价值观
我觉得,印太地区最重要的,还是要靠和平解决情况
别搞得像“火药桶”一样
怀特在文章里还建议,别光靠远程导弹,要不直接告诉美国:“对中国开战
”因为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,还是得靠跟中国的贸易
你想,2024年的国防战略报告里,澳大利亚计划花530亿到630亿澳元去搞奥库斯潜艇
还有280亿到350亿澳元买远程导弹
你说,这么花钱,澳大利亚变得更依赖美国
【导弹、战斗系统,啥事都在赶进度】
再说说后续的事情
合同签没多久,2024年4月
澳大利亚国防部又跟洛克希德-马丁签了个5亿澳元的联合空中战斗管理系统合同
你知道,这个系统一推进
基本上意味着澳大利亚的空中力量要“升级换代”啦
到2025年,导弹的生产就正式启动了
新南威尔士州那边,工厂开工得火锅底料一样热闹,几个月后
政府还追加了几亿美元的采购
到了2025年6月,在华盛顿,澳大利亚和美国正式签了个精确打击导弹的谅解备忘录
投了1.5亿澳元做初步采购
你想,这不就是“真刀真枪”地要把导弹生产搞起来
7月25日,北部的蒙特邦迪靶场,还测试了射程超过500公里的高机动火箭系统,击中目标
这次演习,是2024年国防战略的一部分,美澳两边的联合操作
不过,批评的声音也不少
像怀特,他又继续发声了
2024年7月,他写文章说,澳大利亚得重新思考国防策略
到了2025年6月,他还分析说,后“美时代”到来
导弹的部署可能会改变整个区域的平衡
【又一轮“买买买”,带来更大风险】
你看,到了2024年10月,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还报道了一个美国智库的报告,说没迹象显示
怀特把奥库斯叫成“澳大利亚历史上最糟糕的国防政策错误”,成本高、风险大
到2025年3月,路透社又爆料,乌克兰战争、欧洲的国防开支增加
让澳大利亚本土导弹部件的发展变得更慢
政府还承诺,花74亿澳元买导弹,21亿澳元建本土企业,但全球导弹部件短缺,澳大利亚的供应商能力跟不上
导弹采购的新闻,根本就像“更新换代”的流水线:从最先进的SM-6导弹,到试射、买卖
美国国务院4月还批准卖给澳大利亚200枚,价值10.4亿美元的导弹,澳方说,这能“增强打击能力”
让潜在对手“心里发毛”
【区域紧张升级,真是“凶得很”】
但,说到底,这些买买买背后
区域局势变得“瓜兮兮”的
中国南太平洋那边试射洲际导弹,澳大利亚的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就说了,亚太地区已经进入导弹时代
到2024年10月,澳大利亚宣布投入180亿澳元,增强导弹制造,还要跟洛克希德-马丁合作,建GMLRS导弹基地,从2029年开始
可是,批评的声音依旧不绝于耳
怀特在2025年6月发表的文章里说,奥库斯这个梦
他说,华盛顿只会卖潜艇给澳大利亚
前提是你得保证“加入对中国的战争”
到了2025年6月19日,卫报还报道了
澳美联盟正面临一个“关键考验”
不光是中东局势,台湾的局势也在变得“紧张得很”
澳大利亚得准备“自己打自己的仗”,没有美国的支持也要“硬撑”
【反响、质疑、还有“醒醒”声】
这事儿传开后,区域反应都不是太“给力”
新西兰前总理海伦·克拉克刚好在推特上转发说:高调的澳大利亚国防思想家怀特在警告,签奥库斯其实是在“支持美国失败的策略”
还说这样很可能引发“核战”
澳大利亚自己国内也有不少“声音”在说:“这不行啦,太冒险了
” 2024年8月,阿尔诺·贝特朗还列出奥库斯的争议,讲得“瓜兮兮”的:澳大利亚和这地区
越来越多的人反对这个项目
美国副国务卿库尔特·坎贝尔也说了,奥库斯会让澳大利亚“锁死”40年
而澳大利亚的公众,慢慢就醒过来了
我记得那会儿,有一本书叫《核了》里面就说,美国跟前澳大利亚领导人在幕后合作
把澳大利亚变成“攻击中国的武器平台”
澳大利亚跟法国关系不错,跟邻国最关键是中国的贸易也热火朝天
各种“推手”在幕后操纵,莫里森政府还宣布第一个新潜艇叫“攻击号”
澳大利亚一边花大把钱买武器,一边还得“摇摆”着
你看,像这些导弹合同,从2024年签到眼下,即使看着“忙得不亦乐乎”,但怀特一直在提醒:这条“战争路线”
他觉得,澳大利亚得“好好想想”,别老跟着美国跑,要搞点自主的外交政策
说真的,未来会不会还会继续加预算
可能会啦,但关键还是要把“风险”衡量清楚
不能为了“赶时髦”,把自己推到“火山口”旁边
政策的走向,还得看选举和国际局势的“风向”
澳大利亚似乎正被带到一条“走火入魔”的路上
有些人好心提醒:有人在兜售一种“危险”的战争路线,而国家的付出
恐怕远远超出了“安全”的范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