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俄军指挥部拍着胸脯向克里姆林宫打包票,乌克兰人的防线撑不过这个夏天。这话听着像超市促销喊的“最后三天”,可战场上打折的从来都是人命。莫斯科的将军们信誓旦旦说两三个月内就能看到结果,咱们倒要掰开揉碎看看,这盘棋到底是谁在虚张声势。
阿夫杰耶夫卡这块硬骨头被啃下来后,俄军的推进确实像开了闸的水龙头。五月份他们硬是在顿巴斯挤出来三公里纵深,把乌军预设的炮兵阵地给掀了好几个。看着地图上一夜之间变颜色的标记点,莫斯科的作战室怕是开了香槟庆祝。乌克兰人这些年也没白忙活,他们按照北约标准建的三层防御圈终于派上用场了。东线主阵地前密密麻麻的雷场能拖住坦克集群,水泥浇筑的反坦克三角锥让装甲车寸步难行,最邪乎的是那些机动预备队,专挑俄军战线拉长的时候捅刀子。这种弹性防御消耗战,俄军每公里伤亡数字看着都吓人。
乌克兰后勤部长最近愁得直薅头发。前线士兵守着空弹药箱的日子越来越长,五月份三个主力旅被迫压缩三分之二的炮火支援量。根源出在大西洋彼岸那600亿美元的援助支票,在美国国会文件柜里积了半年灰。欧盟国家急吼吼开动生产线,可军工厂又不是自动贩卖机。德国军械库的存货清单显示,炮弹库存降到冷战后的最低点。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视察前线时,士兵直接把空炮弹箱堆在他面前。
但莫斯科也高兴得太早了。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捣鼓的无人机突击队,把游击战术玩出花样。克里米亚萨基机场五月三次被炸,浓烟覆盖卫星照片整整一星期。俄军黑海舰队司令部搬了三次家,还是躲不过神出鬼没的无人机。这些巴掌大的飞行器专挑油料车扎堆的后勤节点,炸得俄军前线部队三天两头断油断粮。这种非对称战术比正面硬刚狠多了。
翻翻俄军的战绩簿更让人笑不出来。2022年2月喊“三天拿下基辅”,结果三十天后灰溜溜撤出伊尔平郊区。2023年巴赫穆特绞肉机,俄军填进去五个师才啃下五平方公里。今年打阿夫杰耶夫卡倒是赢了,可用战地记者的话说“胜利是用卡车车队运回来的”。阵亡通知书雪片似的飞向俄罗斯边远村镇,征兵办公室门口的长队越排越短。这些翻车现场充分说明,战场上吹的牛往往变成回旋镖扎自己。
克里姆林宫椭圆形办公室最近气压有点低。普京签新军备订单的时候,特地加了一句“尽量减少人员损耗”,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少死点人。瓦格纳兵变的记忆还没凉透,超市粮油价格倒是一飞冲天。俄罗斯财政部六月的特别军事预算追加案,数字大得让议员们直嘬牙花子。老百姓饭桌上的红菜汤越来越稀,克里姆林宫需要速战速决。
最吊诡的变数在波兰边境悄悄发生。美国军列六月底重启运输,每天三趟专列拉着毒刺导弹往利沃夫开。德国人不声不响拿出压箱底的二十辆豹2坦克,英国皇家空军基地的“风暴阴影”导弹拆封视频在外网疯传。这批装备要是七月中旬真铺到前线,俄军的火力优势立刻打七折。顿巴斯战壕里的乌军士兵天天数着运输机起降架次等救命稻草。
接下来的八九月才是见真章的时候。俄军押宝哈尔科夫突出部,重炮集群日夜不停地轰击第二道防线。乌军工兵顶着炮火抢修被炸毁的浮桥,后方医院挤满弹片伤员的画面在Telegram刷屏。但战场从来不吃乐观预测这套,去年就说“冬季结束战争”,现在眼看又轮到穿棉袄的季节了。莫斯科放话“两三个月见分晓”,八成是给国内民众喂安慰剂。
俄军参谋部作战地图上的红色箭头画得挺美,可乌克兰人用海马斯火箭炮在那些箭头旁边炸出无数个坑。西欧军工厂的流水线三班倒赶工,波罗的海三国志愿者扛着标枪导弹往战区冲。更扎心的是远东油气管道的警报器又响了,这次可不是演习。这些明晃晃的现实摆在桌面上,所谓速胜预言跟沙滩城堡差不多,潮水一冲就散架。
克宫最该琢磨的是——这次军事汇报用不用录音备份。开战至今战线移动的距离,还没俄军将领夸下海口的零头多。乌克兰的春小麦马上就要收割了,而战场天平总在最后关头玩跷跷板。当美国装甲师教官出现在第聂伯河西岸训练场,当德国军工巨头在基辅设维修中心,俄罗斯将军们承诺的两个月倒计时,倒像在给自己戴紧箍咒。
三个月后乌克兰大地进入霜冻期,战壕里结冰的泥浆会冻住所有攻势。凛冬是检验豪言的终极标尺,俄军要真能撕开乌东防线,除非乌克兰人突然集体失忆忘记怎么开枪。但更可能的剧本是——西伯利亚寒流席卷战场时,双方士兵还在同一个战壕里互相骂娘。普京办公桌上那份“胜利时间表”,怕是又要放进碎纸机循环利用了。下注前您不再想想吗,克里姆林宫的金库还经得起几次战略误判?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