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这辈子走过两条路。头一回,穿着将军的制服,在地图上画红蓝线,算输赢。
可那会儿,地都烂了,人还在抢地盘。我效忠过的旗子,慢慢变成了影子,白的,飘着。
后来有个晚上,我把一张图交给了革命的人。那张图能救很多人。手碰到对方手的时候,我才明白,什么叫信仰。
这剧叫《沉默的荣耀》,一天两集,根本停不下来。
本来以为就是个谍战片,结果一查历史,傻了。这不是编的,是真事。
谍战片好因为剪得利索,故事紧凑。可真实哪有那么巧。人会累,会怕,会犯错。谁都不是神。
别拿上帝视角去骂别人蠢。那时候的事,哪能按现在想。
看到第八集,有人说剧情假,漏洞多。可我觉得,这才像真的。人有感情,会慌,会手抖。
情报要送,接头人却不见了。四面都是敌人,只能咬牙往前走。
一声枪响,战友倒了。他眼里全是泪,但不能哭。脸上的血都没空擦,抓起枪就下车。
脑子一片空白,特务扑上来,他抬手就是一枪,打中腿。
那一枪不只是为了自保,也是为了洗清自己。他多想直接崩了那人啊。可不行。他得活着,还得继续藏。
最后只敢吓一下,可还是被人盯上了。
他住在高处,但也被盯着。天天像在玻璃房里走路。好不容易甩掉尾巴,跑到河边,手里攥着给战友办的假证。
证还在,人没了。他撕了它,扔进河里。
没想到,碎片被捞了上来。有人骂他这么老的军官,怎么犯这种低级错误。
可他真是特工吗?他是将军,不是地下跑情报的。人生地不熟,任务压着,接头断了,他能找谁?
晚一秒,死一片人。压力大到喘不过气。身子也不好,还不敢让老婆孩子知道。
站河边,看着水,把心事全撕了扔进去。
要是这算失误,那就认吧。谁能一直不出错。消息送不出去,他只能自己想办法。没人来,他就出去。
去了香港,更危险。一步错,命就没了。时间一点点过,心像被火烤。
终于找到机会,用酒杯传了个信。可还是迟了。
迟了一个小时。我们的人,死了好多。他当场心脏病发作,差点没挺住。
好不容易来了接头人,还没出发就被发现了。情急之下,女同志跳海跑了。
牺牲就在眼前。她成了唯一能走的人。胜利近在咫尺,家里人还在等。
可她不能回去。她知道,再来一次,可能又是悲剧。
她和他一样,都不是专业特工。他们是在刀尖上走路。明知道结局,我还是哭了。
太难了。明明能活,却选了死路。
吴石说:“若一去不回,便一去不回。”这话像咒语,应了。
升官那天,他对老婆说:“向敌人心脏再进一步。”高兴是有一点,但更多的是怕。
他知道,以后的日子更难熬。儿子被鬼子杀了,他没哭。为了大局,还得跟敌人笑脸相迎。
老婆不懂,拿着儿子照片,把他一个人关在屋里。
他啥也不能说。苦,只能往肚里吞。
朱枫问他:“你图”
他说:“想让下一代吃得上安稳饭。”
就这么一句,没大词,没口号。可我听着,心口发紧。
这才是真话。他拼命,不是为了自己,是为了孩子以后能好好吃饭,不用逃,不用躲。
看这部剧,别揪着小毛病不放。先烈不是完美的,但他们敢扛。敢死。
他们有软肋,正因如此,才显得勇敢。
于和伟演得太狠了。那种压抑,那种痛,全藏在眼神里。
他是国家一级演员,北电协副主席,演过曹操、刘备、陈独秀,个个经典。
从《曹操》出道,到《三国》红遍全国,再到《觉醒年代》拿奖,他一步步走过来。
不是靠脸,是靠戏。每个角色都像活了一样。
魏晨也让我吃惊。以前只知道他是歌手,《快乐男声》出来的。
唱得好,长得帅。没想到演硬汉也行。
《反恐特战队》里的唐石,血性十足。《三大队》里又拿了奖。
从偶像派走到实力派,不容易。他母亲是京剧的,父亲爱画画,艺术根子深。
曾黎更绝。中戏出来的,章子怡的同学。早年唱京剧,后来演戏。
《男才女貌》火得不行,收视率差点干过新闻联播。
她演吴石的老婆,温柔,忍耐,心里苦但从不喊。
穿旗袍的样子,一眼万年。五十岁的人,身材比小姑娘还稳。
学舞蹈的底子,一辈子都在。不瘦得吓人,也不胖,就是匀称。
演的是妻子,撑的是一段历史。
这剧不好看吗?好看到睡不着。
不是特效炸,是人心动。
每一个选择,都是生与死的赌注。
他们知道会死,还是去了。
我的看法是:
我们过得太安逸了。忘了有人替我们走在黑夜里。
他们不是超人,会疼,会怕,会想家。
可他们还是走了。
就为了那句,“让下一代吃得上安稳饭。”
现在我能安心吃饭,是因为有人没吃完最后一顿。
这就够了。值得记住。值得低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