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

热线电话:
爱电竞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 爱电竞 > 新闻动态 >

财政债务优化新突破!陕西继北京后率先提前偿还专项债,释放减负信号

新闻动态 点击次数:105 发布日期:2025-10-08 23:57

9月9日,西安,陕西省财政厅在官网发出一条公告:拟提前偿还两只省政府专项债。消息不长,但在财经圈里一下子被关注到。原因很简单,这样的操作在地方层面不常见。全国范围里,北京是最先做的,如今陕西成了第二个。

很多居民一听,觉得跟提前还房贷差不多,利息少点是好事。道理确实通,但地方政府一般不这么做,因为流程复杂、协调多、还要算清项目账。现在陕西迈了步子,尤其它不是沿海财力最强的地方,这个动作就更值得细看。到底是怎么算出来这笔账的?

先把这事放进全国债务背景里看。最近几年,新发专项债利率一路往下走,旧债利率普遍更高。这次陕西要提前还的两只债,票面利率是3.58%和2.94%。而财政部披露,2025年7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平均发行利率是1.90%。数字摆在那儿,差距不小。

逻辑就清楚了:旧债利率高,新债利率低,提前把旧的处理掉,换成更便宜的资金,利息负担就能降下来。这不是炫耀财力,是把利息账算细。地方财政现在更在乎长期现金流的轻重,少付一点利息,后面压力就小一点。

再看陕西自身的“底气”。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不高,这是公开能看到的现状。但质量不错——2025年上半年公共预算收入1649.5亿元,税收占比76.36%,仅次于北京和浙江。税收占比高,说明钱来得稳定,靠的是日常税基,不是一次性的土地或资源款。这种结构,适合做稳妥的债务优化。

接着把账拆细。财经媒体披露,这次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提前兑付价格,两只债合计本金9000万元,提前兑付价是9652.2万元,节省利息648万元。不是天文数字,但是真金白银。对剩余年限不多的债,早点处理,后面付出的利息就少了。

另外,有一点很关键。钱不是从一般公共预算里挪,是通过项目资产提前处置变现来还的。因为这个,修路、学校、医院这些日常保障的钱不受影响。项目自己的钱,优先把项目对应的债降成本,这是规范化管理的路子。

北京可以拿来做个参照。它在2023年率先启动提前偿还专项债,2024年还做了两轮,规模一次比一次大。北京的思路很直接:财力更强,手里有余粮,优化结构就大胆做。陕西的不同点是,经济承压、财力中游,也决定在利率窗口期动手减负,这个选择更有信号意义。

结果就是,全国层面出现一个新现象。不只东部强省会干,西部中游省份也开始把利息账算到位。财政部门的债务管理,正在从粗线条走向细打磨。还有,这种做法给其他省提供了可复用的流程模板:招标、定价、兑付、信息披露,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往前推。

利息支出在地方财政里占的比重越来越显眼。对债务率高、收入增长慢的地区,省下一个百分点的利率,就是实打实的缓解。提前处理高利率旧债,用更低利率的新资金替换,是一个中长期减压的办法。不做,利息一直在那儿;做了,现金流就轻一点。

再说这次的定价方式。财政厅组织了承销团竞争性投标,谁出价合适谁接。这样做,价格有比较,过程有记录,避免“拍脑袋”。也能看出地方在学市场化工具,不再只靠行政指令推进。

从陕西自身角度这笔9000万不算大,但态度清楚。在增速偏低的年份,依旧要下决心减利息、减负担。对外释放的信息也明确:债务这件事要天天打理,抓住窗口期就做。会不会有下一批项目跟着处理?

如果把镜头拉回财政厅,画面其实很普通。几名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电脑前,对照投标结果,核算价格,联系承销商,办文会签,一项一项往下走。等这两只旧债彻底落地后,下一个把利息账算细、把旧债提前处理的省,会不会很快出现?

新闻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