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美国这次真的动真格了! 在联合国安理会,美国不仅没有为以色列挡刀,反而带头投下赞成票,支持一项明确谴责以色列空袭卡塔尔的联合声明。 15比0,全票通过! 这是前所未有的场面——五大常任理事国和十大非常任理事国罕见地达成一致,集体向以色列亮出红牌。 要知道,过去美国可是一次次动用否决权,把所有不利于以色列的决议都掐灭在摇篮里。 如今却亲自推着决议通过,这已经不是“背刺”,而是当众扇耳光。 内塔尼亚胡还能继续装聋作哑吗? 他的底气,从来不是来自以色列的军力,而是来自华盛顿的军援和情报支持。 一旦美国翻脸,以色列的战争机器将在几个月内彻底停摆。
更可怕的是,这次不是弃权,不是沉默,而是主动站出来投票谴责。 这意味着美国官方立场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。 过去几个月,从弃权到警告,再到公开批评以军进攻拉法,拜登政府的态度早已悄然生变。 而如今这一票,等于把这种不满推向了顶点。这不是一次外交失误,而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政治信号:你内塔尼亚胡可以强硬,但别踩美国的底线。 卡塔尔是什么地方? 美军在中东最大的乌代德空军基地就设在那里,超过一万名美军驻扎于此。 以色列敢拿炸弹瞄准卡塔尔,等于直接威胁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支点。这已经不是“战术误判”,而是赤裸裸的挑衅。
内塔尼亚胡真以为自己能只手遮天? 他或许忘了,以色列空军每天起飞的F-35战机,用的是美国提供的精确制导武器;以色列“铁穹”系统拦截火箭弹,靠的是美国共享的雷达数据;就连以军指挥官桌上的战场实时画面,也来自美国卫星。 没有这些,以色列面对哈马斯或许还能勉强支撑,但若要同时应对黎巴嫩真主党、也门胡塞武装、伊朗革命卫队以及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反弹,根本就是以卵击石。 美国一张禁运令,就能让以色列的弹药库在60天内见底。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现实。
可笑的是,内塔尼亚胡不仅没收敛,反而变本加厉。 他刚在电视上放话:“我永远不会承认巴勒斯坦国。 ”这句话不是说给哈马斯听的,是说给拜登听的,更是说给特朗普听的。 他赌的就是美国大选后的政策松动。 他知道特朗普一向对他言听计从,甚至曾公开表示“以色列想打多久就打多久”。 于是他选择在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宫前,把既成事实做到极致——彻底摧毁加沙,清除哈马斯残余势力,把加沙变成无人区,再扶植一个傀儡政权,彻底终结“两国方案”的可能性。
正因如此,以色列对加沙的轰炸从未停止。即便在联合国通过要求立即停火的2728号决议后,以军仍宣布作战进入“新阶段”。 他们不再满足于局部清剿,而是要全面占领加沙城,控制中部难民营,实现对加沙地带的军事接管。 内塔尼亚胡的目标很明确:用全面占领逼迫哈马斯释放所有人质,哪怕代价是再造成数万平民伤亡。 他把人质问题当作战争合法性的遮羞布,却对哈马斯提出的“全面停火换人质”方案置之不理。
与此同时,以色列空军还持续对也门发动打击。 胡塞武装虽然袭击了多艘与以色列有关的商船,但其背后有伊朗支持,而伊朗与美国的关系正处于微妙平衡期。 以色列单方面扩大战线,等于把美国拖入一场它并不想打的代理人战争。 更危险的是,这种越境打击极易引发地区全面冲突。沙特、伊拉克、约旦都已发出警告,若以色列继续挑衅阿拉伯核心利益,它们将不再保持中立。
而这一切,美国都看在眼里。 国务院多次表态,认为以军在拉法的地面进攻是“重大错误”;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直言对以色列取消高层访问“极其失望”;甚至连一向沉默的五角大楼也开始质疑以军行动的可持续性。 这些都不是空话,而是政策转向的前兆。 当一个盟友开始公开表达“失望”和“担忧”,就意味着信任正在崩塌。
更让内塔尼亚胡难堪的是,他的强硬姿态在国内也遭遇强烈反弹。 前总理拉皮德痛批其取消访美是“不负责任”的行为,称“我们有时必须对美国说不,但不该当众撕破脸”。 以色列商界领袖也警告,持续战争正在摧毁国家经济,国际孤立正在加剧。 多国陆续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,法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相继跟进,这意味着以色列未来的外交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。
但内塔尼亚胡似乎已陷入政治死局。 他依赖极右翼联盟执政,而这些政客要求他对哈马斯斩尽杀绝,反对任何形式的妥协。 他若退让,政府立即垮台。 所以他只能不断升级军事行动,用“胜利”来维持政权合法性。 可这种胜利是虚假的。 哈马斯虽遭重创,但从未被消灭;加沙废墟中,反抗的种子正在疯长;国际舆论场上,以色列的形象已从“受害者”沦为“加害者”。
#热问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