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

热线电话:
爱电竞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 爱电竞 > 新闻动态 >

香港金融圈新风暴:上市公司“囤币”热潮席卷而来

新闻动态 点击次数:94 发布日期:2025-09-18 05:41

香港金融圈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,曾经被传统金融界视为“边缘地带”的币圈,如今却成了新宠。在稳定币和RWA概念风起云涌之际,DAT(Digital Asset Treasury,数字资产储备)的热潮正从美国席卷至香港。

DAT,这个在币圈内逐渐流行的术语,指的是那些持有并管理加密货币的公司或实体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比特币、以太坊等代币,将其作为公司核心资产,这一动作被业内称为“屯币”。而随着这些代币价格的波动,上市公司的股价也随之起舞,形成了独特的“币股联动”现象。

在香港,这一现象尤为明显。仅8月27日一天,就有多场涉及币股联动的活动在香港举行,吸引了众多金融界人士的关注。币安创始人赵长鹏更是直言,DAT模式为那些无法直接购买数字货币的公司提供了间接持有的途径,这一群体规模庞大,远超币圈本身。

事实上,币股联动并非新鲜事物。早在半年多前,这一模式就已在美股市场掀起热潮。美国亿万富翁迈克尔·塞勒便是该模式的探路者,他通过将比特币纳入公司资产负债表,使Strategy公司股价随着比特币价格的飞涨而飙升。如今,这一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复制,美股市场已有大量公司持有比特币等数字货币。

这股热潮也开始蔓延至亚洲,日本、香港等地纷纷跟进。在香港,博雅互动、华检医疗等上市公司已通过公开市场持有了不少比特币和以太坊。而马云持股的云峰金融更是豪掷3.1亿元人民币购买以太坊,引发市场广泛关注。

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对这一热潮持乐观态度。一些谨慎的投资者认为,当前市场已出现不合理的囤币淘金热,大量小市值、素质较差的上市公司也纷纷加入其中。一旦比特币等代币价格下跌,这些公司或将面临巨大风险。

尽管如此,香港的囤币热潮仍持续升温。多位正在筹划囤币项目的在港人士表示,当前单个囤币项目资金规模至少需达到10亿美元才有机会脱颖而出。而香港作为资金端的重要市场,正吸引着众多币圈大佬和资管公司的目光。

在这场囤币游戏中,上市公司成为了打通传统金融和数字资产流动性的关键媒介。然而,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,这些公司能否在这场游戏中笑到最后,仍是一个未知。

新闻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