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联合国讲台惊现军售广告:巴基斯坦靠中国战机击落七架印度阵风
在2025年联合国大会一般辩论中,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公开透露,巴空军使用中国歼-10CE战机一举击落七架印度阵风战斗机,这个数字直接撕破了南亚军力平衡的假象。 印度代表当场挥手抗议,指责巴方夸大其词,但现场镜头捕捉到了谢里夫嘴角那抹意味深长的微笑。
这场风波源于当年5月7日的印巴边境冲突。 印度空军越过克什米尔控制线,出动阵风机群轰炸巴方目标,理由是打击恐怖分子营地。 巴方反应迅速,歼-10CE和枭龙Block3升空迎战。 空战持续一个多小时,涉及上百架飞机,成为二战后最大规模的空战狗斗。 巴方飞行员利用歼-10CE的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,在远距离锁定印度阵风,发射PL-15中距空空导弹。 导弹直奔阵风尾部,爆炸后的碎片如雨点般散落克什米尔山谷。
印度国防部事后承认损失了“几架”飞机,但坚决否认七架的全军覆没说法。 阵风是法国达索公司的王牌产品,单价超过2亿美元,号称适应高原作战。 然而实战中,它的机动性短板暴露无遗。巴方飞行员在模拟训练中反复演练的战术派上用场:地面雷达网提前预警,防空导弹封堵退路,歼-10CE的高推重比让它在格斗中轻松占据优势。 一架印度阵风试图俯冲摆脱,却被歼-10CE的导弹从云层中精准击穿油箱。
谢里夫的联合国演讲看似在呼吁和平,实则把国际舞台变成了武器展销会。 他详细描述空战细节,强调中国武器的“性价比和可靠性”。 现场外交官们窃窃私语,印度代表团成员直接离席抗议。 演讲视频在社交媒体疯传,军迷们翻出歼-10CE的参数:最大速度2.2马赫,作战半径1200公里,能同时追踪多个目标。 这些数据与印度阵风的对比图被做成梗图,在推特上刷屏。
法国达索公司股价在演讲后应声下跌3%。 分析师指出,阵风此前在埃及和卡塔尔的订单本就争议不断,这次实战失利可能影响希腊和印尼的采购计划。 与此同时,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贝尔格莱德阅兵式上高调展示中国FK-3防空系统,坦克和导弹车方阵驶过广场时,围观民众举起手机拍摄。塞尔维亚在2024年购入中国装备后,军演中多次模拟应对无人机群,效果显著。
美国军火商坐不住了。 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悄悄更新了F-21战机的宣传册,强调其“兼容印度现有体系”。 但买家们记忆犹新:2023年沙特用爱国者防空系统拦截胡塞武装导弹时,反应延迟导致平民区受损。 以色列的爱国者系统更尴尬,拦截哈马斯火箭弹时导弹偏离目标,碎片砸毁民宅。 这些案例让发展中国家更倾向“不附带政治条件”的中国装备。
巴基斯坦的这波操作背后是精密的外交算计。 谢里夫在演讲中特意感谢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促成停火,看似讨好华盛顿,实则把印度孤立成“拒绝和谈的挑衅方”。 印度外交部反唇相讥,翻出2011年本·拉登在巴境内被击毙的旧账,指责巴方“包装恐怖主义”。 两国媒体隔空交火,印度Zee新闻台播放阵风残骸分析视频,专家指着弹孔称“导弹来自中国技术”;巴方GEO电视台则放出飞行员访谈,一名少校摸着歼-10CE的垂尾说:“它就像我的猎鹰。”
中国方面保持沉默。 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,发言人只表示“主张和平解决争端”,军工企业却悄悄更新了出口手册。 歼-10CE的订单咨询量暴涨,埃及空军代表团被曝出现在成都飞机工业集团。 德黑兰街头流传的照片显示,伊朗革命卫队测试了类似枭龙战机的模型。 俄罗斯军事论坛上,网友吐槽苏-35在乌克兰战场的损耗,反衬中国武器的交付准时性。
这场联合国插曲改变了南亚军力评估标准。 印度空军紧急修订训练大纲,增加高原夜战课目;法国达索派技术组升级阵风的电子对抗系统。 巴基斯坦则扩大歼-10CE编队,在白沙瓦基地新建模拟舱。 飞行员们戴着中巴两国国旗臂章,在虚拟战场上反复演练对抗阵风的场景。
纽约联合国总部的走廊里,各国武官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。 一场原本关于克什米尔争端的演讲,意外成了全球军售市场的风向标。 当谢里夫用英语说出“自卫权”时,听众席上的东南亚国家代表悄悄搜索起歼-10CE的报价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