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之前写了西贝的文章之后,有粉丝朋友跟我探讨,也跟我留言,这么多人声讨西贝,网上一边倒,是不是太过了,觉得很悲哀,我贴一下网友的留言。
说真的,这位朋友写了这么多内容,证明是认真看了我的文章、认真了解西贝预制菜事件、也是一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,这样的网友在网上很难得,我看了也挺感动的。
今天,我也来说一下我自己,我写了这么多篇西贝的文章,到底是为什么?
有正向的,比如西贝护城河:如何用“儿童战略”绑定中产家庭?这篇文章,真的很客观,分析了西贝在儿童餐领域,非常厉害,非常专业,做的真的很好。
有负面的,比如卧龙凤雏,成功将西贝送入ICU,我就说西贝卧龙(贾国龙)和凤雏(公关团队)把自己送入了ICU,主公,你尽管往前冲,你的背后交给我来捅!
客观来讲,我真不是无脑黑西贝,我自己也吃过西贝,我所有的数据、文字,都是有公开的来源,要么就是新闻采访、要么就是贾国龙自己的视频号、要么就是西贝的官网,来源真实可靠。
我可以声明的是,我文章中没有任何一点是虚构的、胡编乱造的,但是我承认,我是有情绪和偏向性的,不否认。
那为什么我写这么多,给大家交个底,我先从我自己开刀。
(1)为了流量,这是我的自私!
我是写文章的,写时事点评,西贝这么大的流量,于公于私,这个流量我都要去蹭一下。
这一点,如果你说我厚颜无耻,说我就知道蹭别人的流量,我认,谁让我想吃这碗饭,谁让我恰好就知道了这个事情呢,朋友们骂的,我都接受。
我就是为了能蹭一波流量,看能否涨点可怜的粉丝,增加点阅读量,这是我的目的,赤裸裸的摆在大家面前,掏出来给你看。
这一杯酒,我先干了,敬大家,我认罚!
(2)为孩子发声!
我是一个3岁多孩子的父亲,如果你恰好知道
西贝从2017年开始“专注儿童餐”
西贝在2022年全面升级为“专业儿童餐”
西贝每年接待儿童超过500万人次
西贝专业儿童餐累计销售超4000万份
西贝的客流中超过60%都是家庭客户(带着孩子去吃)
西贝是“中国儿童餐第一品牌”
如果以上的事情,你恰好都知道,如果你也恰好带孩子去吃过西贝,请问,当你面对:
2岁的西兰花、1岁半的鲈鱼、1年的羊腿的时候,你会怎么想?
我在家给孩子做的菜,连隔夜的我都舍不得给他吃,我自己吃,我无所谓,我就是个糙汉子,我命大!我已经百毒不侵了。
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不是所有人的情绪,都会被挑动起来的,如果全面的情绪都被挑动起来了,需要反思的是企业自己了,而不是广大的网友们。
回到文章最初,我是这么回复网友的:
(3)为餐饮发声!
兄弟姐妹们,凌晨4、5点的批发市场,你们见过吗?我见过。
我曾经是一个餐饮从业者,只有做过餐饮的才知道其中的苦(这真不是坐在办公室的自嘲自己是牛马的干活强度能比得),起得比鸡早,睡得比狗晚,一点不夸张,没有休息日,就指望着假期能多赚点钱。
凌晨去批发市场,为啥是凌晨?因为批发市场都是凌晨开的,你去晚了,剩下的就是被别人挑剩的,要想新鲜、好看,真得早点去抢,去晚了毛都没有。
谁让我们是现炒现做?没办法,现炒现做,就得吃这个苦,认这个命。
那预制菜呢?我跟老罗观点一样,我从不反对预制菜,中央厨房是餐饮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,必然要经历的。
统一采购、统一加工、统一存储、统一配送,中央厨房在供应链环节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,是企业降本增效、做大做强,形成规模化效应,必然要走的一条路,没有第二条路。
但是,不同企业的“中央厨房”差别可大了,有的也是新鲜的,当天配送,有的是做好的半成品,是当天或者次日配送,有的可就直接是成品,可能每周配送。
西贝的中央厨房有罪吗?我觉得一点罪没有,西贝的预制菜也一点罪没有。
但是,
不能打现炒的牌子,去行预制菜之事。
不能收着现炒的钱,去行预制菜之事。
更不能欺骗消费者,还死不承认没有一道预制菜,更不能深度绑定孩子和家庭,更不能拿孩子的健康来开玩笑!
我替所有那些辛苦现炒的餐饮商家,感到不值,但却没有办法,蚍蜉撼树,不自量力。
正如我昨天的文章写的,西贝贾国龙和罗永浩这次的碰撞,本可以为西贝带来泼天的流量,西贝说不定借此更上一层楼,成为整个国家推动预制菜的先锋兵,甚至是标准制定的深度参与者。
然而,时矣、命矣,不知道在深夜的时候,贾国龙是否会想起《大话西游》
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流量摆在我的面前.....直到.....后悔莫及....如果...流量是一万年(剩下的自己脑补了)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