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有没有发现,世界上不少现在打得火热的国家,几十年前其实是“同屋檐下的邻居”?比如俄乌,本来是一个大家庭里出来的兄弟,如今却兵戎相见。说实话,这样的故事一点都不少。全球近200个国家里,能像咱们中国这样几千年团团圆圆不散的,真的是凤毛麟角。
历史上,那些因为民族、宗教或地理因素拼凑出来的“大家庭”,几乎没有能长久在一起的。
先说苏联。
2240万平方公里,人口近3亿,15个国家拼成的超级巨无霸。
俄罗斯、乌克兰、白俄罗斯、中亚五国、波罗的海三国,全都在里面。当年苏联的科技、军事牛得飞起,美国都得让他三分。但70多年后,这个庞然大物还是分崩离析。
为啥?核心矛盾是成分太复杂。俄罗斯人虽然是老大,但只占一半人口。其他民族各有各的小算盘。经济危机一来,大家都想着“单过”,结果兄弟散伙。
就像大杂院里的住户,平时还能凑合,一旦缺米断炊,立马搬走。
再看阿拉伯世界。
语言、宗教、民族都一样,是不是很容易抱团?结果恰恰相反。
1952年,埃及牵头成立“阿拉伯联合共和国”,还拉上叙利亚、也门,试图重现辉煌。结果三年就解体。
原因其实挺现实:地理太分散。沙漠、海湾、高山把彼此隔开,交流成本高得吓人。更糟糕的是,埃及想当“带头大哥”,其他国家心里不服。你想想,要是北京和上海之间隔着几千公里沙漠,能不能搞出今天这种一体化发展?
南美洲也有个类似故事。
独立后,他们成立了“大哥伦比亚”,包括现在的哥伦比亚、委内瑞拉、厄瓜多尔和巴拿马。听起来很美好,都是说西班牙语,信天主教。可问题来了——地理环境差异太大。有平原、有高原、有热带雨林,各地需求完全不同。
再加上精英阶层意见不合,12年就分家了。说白了,就像一群没一起合伙过的兄弟,突然要开公司,结果天天吵架,不散才怪。
再看看小国的尴尬:南斯拉夫。
这个国家面积25万平方公里,人口2000多万,放在中国,相当于一个省。可它的位置实在太“尴尬”——西边是西欧天主教,北边是东正教苏联,南边还有伊斯兰势力。三股外力一拉扯,内部矛盾就爆发。
更要命的是,里面的民族宗教认同感比民族归属感还强。一个信天主教,一个信东正教,另一个信伊斯兰教,想拧成一股绳几乎不可能。外部再推一把,分家就是必然。
最让人唏嘘的,要数朝韩。
同文同种,上千年的统一历史,却硬生生被38线切开。70多年过去了,路越走越远。原本同根同源的兄弟,如今连见一面都难。对比起来,更能体会“分家”的残酷。
那为什么中国能不散?
在我看来,几个关键原因。
第一,地理屏障绝佳。东有太平洋,西有高原雪山,北有沙漠草原,南有热带雨林,形成了独立发展的空间。
第二,人口结构稳定。汉族占多数,语言文字统一。别小看汉字,哪怕方言再多,写字都能互通,这个纽带太强大了。
第三,大一统的文化基因。从秦始皇到隋唐宋元,哪怕乱世分裂,大家心里想的都是“重新统一”。这种文化惯性,保证了国家最终还是会走向一体,而不是彻底分崩离析。
咱们中国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14亿人还团团圆圆地过日子,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今天的世界格局,很多国家还在被撕裂,而我们依然能享受稳定和统一,这就是最大的幸运。
各位领导,你们觉得呢?
#优质图文扶持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