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

热线电话:
爱电竞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 爱电竞 > 产品展示 >

中企花几十亿没买到的马达西奇,现在被乌克兰免费送给美国了

产品展示 点击次数:92 发布日期:2025-08-25 01:08

#优质好文激励计划#一家号称”苏联动力沙皇”的百年老厂,中国企业砸下几十亿都没买成,最后竟然被乌克兰白送给了美国。这听着就让人窝火。

马达西奇这名字听着就很苏联,确实也是。1907年建厂,扎波罗热那地方,听说过安-225运输机吧?世界最大的那个,心脏就是马达西奇造的D-18T发动机。640吨起飞重量,想想都觉得牛。

苏联那会儿,这公司可了不得。产品卖到90多个国家,米-8、米-26那些直升机,还有安-124运输机,动力都靠它。TV3-117发动机,比苏联第一代涡轴发动机功率提升15%到20%,沙漠山区照样转。真正的技术活儿。

1991年苏联没了,马达西奇归了乌克兰。开始还行,2012年出口额3亿美元,占乌克兰航空产品出口一半。但好景不长,乌克兰航空工业总产值只占全世界0.1%,你说惨不惨?

2014年克里米亚那事儿一出,完蛋了。乌克兰断了对俄国防产品出口,马达西奇最大客户没了,公司立马陷入危机。想想也是,俄罗斯每卖一架米-8,马达西奇就能分到三分之一利润,这买卖断了能不急眼吗?

正当马达西奇快撑不住的时候,中国企业来了。2016年,北京天骄航空看上了这块肥肉,谈好了收购56%股权,2.5亿美元。还承诺追加2.5亿美元长期低息贷款,年息才0.3%,这基本就是白给钱。

天骄航空还挺大方,2018年又同意无偿转让25%股权给乌克兰国家,再送1亿美元专门发展乌克兰航空工业。这诚意够足的了吧?

合作进展还挺顺利。2017年北京航展,乌克兰驻华大使都来了,马达西奇董事长博古斯拉耶夫也在,大家其乐融融。那时候谁能想到后面的事儿?

美国人坐不住了。2019年8月,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跑到乌克兰,专门谈马达西奇的事儿。这老头儿可是出了名的鹰派,他一出马就知道要搞事情。

国务卿蓬佩奥也向泽连斯基表达”关切”。美国人担心中国拿到先进技术,威胁他们在航空市场的垄断地位。说白了就是见不得中国好。

美国施压手段挺狠的。博尔顿直接推动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否决中国收购。蓬佩奥多次给泽连斯基打电话”关切”。美国官员说得明白,长期敦促乌克兰取消交易,怕中国技术进步太快。

乌克兰政府开始摇摆了。一边需要中国的钱救马达西奇,一边又不敢得罪美国这个大腿。2018年4月,乌克兰安全部门突然介入,冻结马达西奇产品库存。

2020年,乌克兰反垄断部门彻底否决了收购案。不仅如此,还对信威集团关键人物实施入境禁令。这就过分了,钱收了,人不让进,哪有这个道理?

美国国务院还发声明,说北京天骄在乌克兰进行”掠夺性投资”,构成”不可接受的风险”。掠夺性投资?慷慨援助叫掠夺性投资?美国人这双标玩得也太明显了。

2021年1月,泽连斯基签署制裁令,对天骄航空等4家中国公司和王靖实施制裁。冻结资产、限制交易、禁止入境,一套组合拳下来,中国投资者彻底傻眼了。

3月11日,乌克兰宣布马达西奇”归还人民”,其实就是国有化。达尼洛夫还狡辩说没听到”国有化”这词,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?

《华尔街日报》说得直白,乌克兰这么做是为了”取悦美国人”。拜登上台两个月都没给泽连斯基打电话,乌克兰急了,赶紧递投名状。

华盛顿智库专家安德斯阿斯伦德说,乌克兰”即使付出相当大代价,也站在美国一边”,美国应该感谢。代价多大?70亿美元双边贸易受影响,还有各种基建项目都完蛋。

中国企业当然不干了。向海牙国际仲裁法院起诉,索赔从35亿美元涨到45亿美元。律师说中国投资者胜诉可能性很大,但胜诉又怎样?乌克兰现在自己都快保不住了。

2022年2月24日,俄乌冲突爆发。5月25日,俄军高精度导弹摧毁马达西奇生产车间。2023年8月,再次遭到导弹袭击。2025年1月,又被滑翔导弹轰炸。三年多时间,马达西奇被炸了好几回。

中国订的400台AL-225发动机肯定交付不了了,影响教练-10和L-15的生产计划。不过也无所谓,现在中国航空工业早就不靠外国技术了。

最气人的是美国后面的操作。美国投资巨头贝莱德与乌克兰成立”乌克兰发展基金”,免费接手乌克兰能源、基建、电网、农业,甚至全部国企。注意,是免费!

美国一边卖武器赚钱,一边免费拿走核心资产。空手套白狼玩得这么溜,佩服佩服。马达西奇的技术和专家很可能就这么流入美国军工体系。

乌克兰总统办公厅副主任说,有权要求华盛顿补偿损失。这话听着就像小弟向大哥要钱,“这事是你让我干的,出了问题你得负责”。美国会买账?做梦呢。

现在马达西奇在战火中化为废墟,中国企业血本无归,美国却收获了想要的一切。这买卖做得,真让人开眼。

乌克兰经济学家说得对,不应该让乌克兰公民为中美对抗买单。问题是泽连斯基早就把国家当筹码了,哪还管老百姓死活?

专家说美国根本不需要乌克兰航空企业,目的就是阻止中国获得技术,马达西奇最后可能”安乐死”。这话说得透彻,美国要的不是马达西奇,而是毁掉它。

整个事件看下来,中国企业带着诚意和资金合作,结果遭遇背叛制裁。美国通过政治施压轻松拿到想要的。乌克兰沦为棋子,失去发展机会还背上巨债。马达西奇百年老厂,最终在战火中完蛋。

商业合同在地缘政治面前就是废纸,法律条文在强权面前就是摆设。中国企业花真金白银买来的,就是这血淋淋的教训。

这就是国际政治的现实。善意和诚信往往得不到回报,强权和霸道却总能占便宜。马达西奇的故事结束了,但留下的教训永远不会过时。

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,讲道理有时候真的没用。中国企业海外投资,还会遭遇多少个”马达西奇”?美国这种”空手套白狼”的手法,还要上演多少回?45亿美元就这么打了水漂,这笔账到底该找谁算?

产品展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