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个月亚洲杯半决赛输给日本队那场球,好多人心口现在还堵着。 不仅丢了冠军,连直通明年世界杯的门票都飞了。 这场失利,像一盆冷水,把中国女篮从头到脚浇了个透心凉。 也逼得宫鲁鸣指导下了决心:换人,换血,换活法。 他在云南一蹲就是三个月,放话要重塑球队核心。
眼下,他手里攥着四张王牌:内线的韩旭、李月汝,身高2米28的"超级新人"张子宇,还有后卫线上意外蹿升的李缘。 但这四位,谁才是真正能扛旗的那一个? 宫鲁鸣的这次选择,更像一场押上未来的豪赌。
亚洲杯失利与新老交替的紧迫
七月的亚洲杯,中国女篮半决赛折在日本队手里,最后只捞了个季军。 这成绩,显然没法让球迷买账。更现实的是,直通2026年世界杯的门票没了,队伍不得不去打预选赛。 赛后,宫指导嘴上说"组队时间短、磨合不够",但明眼人都清楚,问题没那么简单。 球队老了:李梦、杨力维、黄思静、王思雨、潘臻琦这拨核心,到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时,全都32岁以上了。
就连韩旭、张茹、李缘这些"中生代",也眼瞅着奔三去了。 伤病风险、状态波动,都是绕不开的坎。 宫鲁鸣面前就一条路:换血。 而且得快。 未来三年,队伍至少得换掉8个人。 时间不等人,明年3月世界杯预选赛就开打,2028奥运备战也刻不容缓。
宫鲁鸣的核心人选与战术倾斜
宫指导的思路很明确:以内线为轴,拔高整体高度。 他盯上的四个人,三个都挤在禁区。 韩旭和李月汝,这对25岁的"内线双塔",早就证明过自己。 韩旭2米11,手活儿细,中远投稳,防守覆盖面大;李月汝身板厚实,篮下硬凿、抢篮板是好手。 两人在WCBA和海外联赛都打出过名堂。
但最让宫鲁鸣上心的,是18岁的张子宇。 这孩子身高2米28,站着就能遮天蔽日。宫指导毫不掩饰他的期待,要把张子宇打造成"女篮姚明",球队未来的绝对核心。 他甚至重提男篮的"长城体系",想靠"以高制快"在现代女篮里杀条路出来。 后卫线上,李缘成了黑马。 身高不到1米70,却挤掉了王思雨和李梦的首发。 她得分不算亮眼,但传球、助攻、防守拼劲还行,尤其对战术的理解,深得宫导青睐。
核心候选人的数据与表现
亚洲杯五场比赛,几位核心候选人的数据,透出些有意思的信号。 韩旭场均打21.8分钟,能拿14.8分7篮板2.2助攻,效率值18.8,全队最高。 张子宇虽然场均只打14分钟,却高效砍下14分5.6篮板,效率值16.4紧追韩旭。 王思雨在有限时间里送出5.2次助攻,效率值14.4。
李缘的数据则略显平淡,场均仅1.6分2.8助攻,效率值3.2。 云南集训期间,宫导特意拉来当地男篮打教学赛,结果一胜一负。 内线对抗,尤其是张子宇这点,成了重点琢磨的对象。 毕竟上次输日本,身高没转化成优势,反被对手的"小快灵"打穿。
球队重建的挑战与风险
宫鲁鸣这套"以内御外"的打法,赌注全压在了高度上。 张子宇是天花板,但也是最大变数。 她身高无敌,篮下手感柔和,青年比赛里简直就是无解的存在。 可成人赛对抗强度、节奏、防守要求,完全是另一码事。 她得减重、练脚步、适应更高强度的包夹。 万一受伤,或者状态掉链子,整个战术体系可能就得崩。 外线也一样,李缘的组织还行,但得分稳定性不足。
老将们逐步退场,新人顶不上来的话,球队青黄不接的阵痛期恐怕会被拉长。 宫导自己也明白,所以集训名单大换血,平均年龄拉到23岁,一口气召入冉珂嘉、杨舒予等一批新人。 他还搞"万次投篮"计划,逼着球员练投射稳定性。
核心领袖之争:经验与潜力的博弈
韩旭和李月汝,正值当打之年,经验、技术、国际赛场表现都经得起考验。 韩旭还在美国联赛历练过,李月汝更是在WNBA和土耳其豪门梅尔辛女篮扎下了根。 她俩即插即用,是眼下最稳的选择。 张子宇代表未来,天花板肉眼可见的高,但需要时间浇灌。宫鲁鸣敢不敢、能不能在她身上赌赢,直接决定2028奥运的成败。
李缘则是另一种可能:后卫线的新引擎。 宫导说她像"青年老干部",脑子清楚,能扛事。 可核心领袖,光会传球不够,得分硬解能力、关键时刻的霸气,她还得狠狠打磨。 这四人,谁上谁下,不只是能力问题,更是战术权重、资源倾斜的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