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坐实了。哈马斯8月2号那声明,整得明明白白——不放武器,除非巴勒斯坦先建国。这话听起来硬气得很,也说明一个残酷现实:没有国家,抵抗就不会停——这势必让巴勒斯坦的局势更加复杂。
说白了,武装组织一般也就那么回事——要么彻底输,要么彻底赢。没国家的支持,放下武器基本等于自我埋葬。哈马斯不想死,以色列死死想杀死它们,结果很可能是越打越僵。你想想,如果哈马斯一放下,就等于说这片地儿我不要了,谁会干?加沙的局势就这么陷入一个死循环,止不住。
但有趣的是,哈马斯放了武器,以色列未必能轻松接手。这地儿不简单,亲以色列的法塔赫政权随时准备蹭位子,政治混战一触即发。谁先抢到话语权,谁就掌握加沙的未来。以色列真正想要的,是控制整块加沙地带,最重要的目的是阻止巴勒斯坦国家的诞生。毕竟,一旦巴勒斯坦成立,以色列无端侵占的理由立刻就少了,国际舆论也跟着往巴勒斯坦那边倒。
这才是关键。绕来绕去,都是为一个国字打转。建不建国,成了所有争斗的终极谜题。现在反而让人联想到,如果巴勒斯坦一成立,以色列的算盘会不会被打乱,毕竟失去了抢夺领土的正当性。
还有个更狠的可能性:在巴勒斯坦建国之前,以色列先抢先占加沙。你懂得,这事儿复杂得很,联合国说不定不干,因为这会是毫无诚意的吞并案。除非巴勒斯坦默默答应放弃加沙,那就是另一出悲剧剧本。
这其中,外交场上的博弈会越来越刺激。巴勒斯坦争的是生存权,以色列争的是安全感和战略缓冲地,国际社会则在象棋盘边悠哉,这盘棋谁倒,谁赢,都是未知。加沙成了那个压不扁的胶囊,里面的纷争越发紧张。
这场局势升级,没啥捷径。既非停火能解,也不是单靠武力就能压下去。等着吧,下一个高潮肯定更剧烈,谁能冷静点看清全局,谁就可能站在未来的起点。哈马斯不放武器,这锅子,短期内还得烧着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