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冷凝器胶球在线清洗装置的工作流程是一个闭环循环的自动化过程,核心是通过胶球在换热管内的循环摩擦实现不停机除垢,并完成胶球的回收与重复利用。以下是其详细工作步骤,按流程分为准备阶段、清洗阶段、回收循环阶段三部分:
一、准备阶段(系统启动前)
胶球填充与检查
向装球室(胶球储存容器)中装入符合规格的胶球(数量通常为换热管总数的 5%~10%,根据清洗需求调整),胶球直径需比换热管内径大 1~3mm,确保弹性变形后能紧密贴合管壁。
检查系统各部件状态:胶球泵、收球网、阀门、控制系统是否正常,确保管路无堵塞,胶球无破损或过度磨损。
参数设定
通过控制系统(PLC 或控制柜)设定清洗参数,如清洗时长(单次 10~30 分钟)、循环次数、胶球注入量、间隔周期(如每天 1 次或每周 3 次),部分系统可联动压力 / 温度传感器,当换热效率下降到阈值时自动启动。
二、清洗阶段(胶球进入换热管除垢)
胶球注入
控制系统启动后,装球室出口阀门打开,胶球泵启动,将装球室内的胶球通过连接管道泵入冷凝器的进水母管。
此时胶球随冷却水主流进入冷凝器的壳程(或管程,根据冷凝器类型),并被分流至各根换热管入口。
管内摩擦除垢
胶球进入换热管时,因直径略大于管径,发生弹性变形(如从圆形变为椭圆形),与管壁紧密贴合。
在水流推力作用下,胶球沿管内壁移动,通过摩擦剥离附着的污垢(如水垢、生物黏泥),并将污垢随水流带出换热管。
此过程中,胶球的弹性确保不会划伤管壁,同时能适应管径的微小偏差。
三、回收循环阶段(胶球复用与系统复位)
收球网拦截
清洗后的胶球随冷却水从换热管出口流出,进入冷凝器的出水母管,最终流向安装在出口处的收球网(一种带孔的拦截装置)。
收球网的网孔尺寸小于胶球直径,可拦截胶球,同时允许冷却水和脱落的污垢通过,避免胶球随排水流失。
胶球分离与净化
被拦截的胶球通过回收管道进入分离装置,该装置通过滤网或离心力分离胶球与混杂的污垢杂质(如泥沙、剥落的硬垢碎片),防止杂质堵塞后续管道或磨损胶球。
胶球回送与循环
净化后的胶球被重新送回装球室,完成一次清洗循环。
控制系统根据设定的清洗时长或循环次数,重复 “注入→清洗→回收” 过程,直至达到清洁效果后自动停机,或进入待机状态等待下一次启动指令。
四、流程特点总结
闭环性:胶球在 “装球室→换热管→收球网→装球室” 的闭环中循环,重复利用率达 95% 以上,减少耗材消耗。
在线性:全过程无需停机,不影响冷凝器所属系统(如电站汽轮机、化工反应釜冷却系统)的正常运行。
自动化:从参数设定、胶球注入到回收循环,均由控制系统自动完成,仅需定期检查胶球状态和系统密封性,降低人工干预。
这一流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 “动态摩擦除垢 + 高效回收”,持续维持换热管清洁,确保冷凝器的换热效率稳定,从而降低能耗(如电站煤耗、制冷系统电耗)和设备维护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