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

热线电话:
爱电竞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 爱电竞 > 新闻动态 >

军人荣誉不敌基层关系?退役军官的乡村困境实录

新闻动态 点击次数:183 发布日期:2025-07-21 02:34

我老公在部队待了二十多年,去年刚从正团职岗位上退下来。按理说在村里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,可真回了村才发现,大伙儿对他的态度跟想象中完全不一样——反倒是他那个在县政府当普通科员的堂哥,成了村里人有事没事就挂在嘴边的"大侄子"。

上个月二伯家的宅基地闹纠纷,我老公特意请了假从市里赶回来,想着凭自己的身份帮着说句话。结果到了村委会,几个村干部凑一块儿抽了半包烟,末了拍着他肩膀说:"老张啊,你堂哥昨天刚来过,材料都给土地局递上了,这事儿有他盯着比咱操心管用。"我老公站在院子里晒得直冒汗,手里攥着的军官证都没好意思掏出来。

西头老刘家闺女考事业单位那事儿更有意思。笔试成绩出来那天,老刘家杀了只老母鸡,挨家挨户送鸡汤。我去借筛子时听见几个婶子在院门口唠嗑:"多亏了大侄子托人打听的面试技巧,人家那丫头现在天天在家对着镜子练礼仪呢。"这话传到我耳朵里,我老公正蹲在菜地里给辣椒浇水,裤腿上沾着泥,听到动静抬头笑:"那是人家堂哥会来事儿。"

要说最让村民记挂的,还是村口那条烂泥路。前年下大雨,拉庄稼的拖拉机陷进去过三回,有回还撞坏了村小的围墙。堂哥不知道咋弄来的项目款,去年秋天就开始修水泥路。动工那天敲锣打鼓的,村支书举着大喇叭喊:"咱村终于要告别'水泥路'变'水泥塘'喽!"我老公站在人群后面,看着堂哥满头大汗地跟施工队比划,手里的烟都快烧到手指头了。

现在村里人赶大集,买化肥要找堂哥问哪家店靠谱;查医保报销得打电话问堂哥流程;就连我家娃上次发烧,隔壁王奶奶都念叨:"要不是大侄子之前教我咋在手机上挂号,这会儿还排队呢。"上回我跟着老公去村头小卖部买酱油,老板娘边装袋边问:"老张,你家那位最近啥时候回来?"我刚要接话,老板娘摆摆手:"嗨,我就随便问问,反正他忙,有事还是找大侄子实在。"

说句实在话,我也知道部队有部队的规矩。老公手机常年调静音,周末说"可能在开会",节假日说"可能有任务",有时候我在家接个电话都提心吊胆——怕打扰他工作,更怕他说"家里事儿别总汇报"。可话说回来,村民要的也简单,不过是看病有个熟人带个路,办事有个电话能打通,孩子上学有个信息能提前知。这些事儿堂哥能做到,不是因为他多厉害,是他每天就蹲在乡政府大院里,跟这些人低头不见抬头见。

前几天收拾旧相册,翻出老公穿军装的照片。那时候他还是排长,回家探亲穿着洗得发白的作训服,蹲在村口帮五保户张大爷劈柴火。现在他肩章上多了几颗星,可村里人提起"军官"两个字,反而先想到的是堂哥那张总挂着笑的脸。倒不是说老公没能力,他去年还帮村里争取到两台农业机械,可那些机器停在村委会院子里,开会的时侯提一嘴,平时根本没人去碰——毕竟操作手册上的字,好多老头老太太都认不全。

有时候我也在想,是不是部队离老百姓的生活太远了?老公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,可村民需要的是能帮着填表格、跑手续、找关系的人。堂哥的工作内容听起来没那么"高大上",可他每天就泡在那些家长里短里,谁家娶媳妇缺钱,哪户盖房子没手续,他门儿清。就像村口修路那事儿,堂哥光往交通局跑了七趟,每次都带着笔记本记要求,最后项目批下来那天,他在村支书家喝了半瓶啤酒,话都说不利索。

上个月老公生日,我特意买了蛋糕。他吹蜡烛的时候,我家小崽子突然问:"爸爸,为啥王奶奶总说'大侄子',不说'张叔叔'呀?"老公摸着孩子的头笑:"因为大侄子能帮王奶奶解决问题呀。"烛光映着他脸上的皱纹,我突然有点鼻酸——他不是不想当那个被惦记的"张叔叔",只是他的战场不在村里,他的"战友"不在街头巷尾。
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
新闻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