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行吧,这事儿闹得,我刚刷完手机,那叫一个气啊!闫云达在直播里直接点名高晓攀不会说相声,这话说的,那是真够冲的,一点面子不给。我手机还捏手里呢,这心里的火苗子,噌噌地就往上冒,忍不住想叨咕叨几句,跟你们说说我这心里话。
你们说,这相声界现在是咋回事儿?想当年,那是郭德纲带着德云社一路披荆斩棘,多少人熬过来,多少人学本事,那都是实打实地往台上一站,拿真功夫说话。结果呢?现在好像随便来个人,就能站上那个台子,随便说几句话,就觉得自己是说相声的了?高晓攀,就他,我看着也有些年头了,但你说他真正拿得出手的,能让人拍案叫绝的段子,有几个?他那个“嘻哈包袱铺”,名字听着是挺热闹,但真正让观众记住的,是他的相声本身,还是他制造的那些话题?
闫云达这人,虽然也离开了德云社,自己单干了,但人家那嘴皮子功夫,那功底,还是在的。他敢直接在直播里这么说,说明他心里是真的这么想的,不是瞎搅和。你想想,多少人在台上一本正经地讲,底下观众就听个响,有时候甚至还得靠“包袱”以外的东西来撑场子,这不就是有点欺负人吗?相声这门艺术,讲究的是说学逗唱,是把传统的东西用新的方式讲出来,不是光靠脸好看,或者靠几个网络段子拼凑一下就完事了。
我记得之前看过高晓攀的一些节目,有时候他会说一些挺接地气的话,挺有意思的,但那离“说相声”这个最高标准,总感觉还差那么点意思。就好像一个厨师,能把家常菜做得不错,但你让他去参加米其林三星的评选,那肯定是不够格的。相声这东西,它是有门槛的,是有传承的,不是说你学了点皮毛,会说几句俏皮话,就能坐上“相声演员”这个交椅了。
我也知道,现在这个时代,观众的口味是越来越多元了,大家喜欢的东西也越来越不一样。有人喜欢传统的,有人喜欢创新的,有人喜欢接地气的,有人喜欢接地气的。但即便如此,也不能把相声这门艺术给“低俗化”了,或者说是“快餐化”了。真正的好相声,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,能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找到共鸣的。它不是昙花一现的热闹,而是细水长流的滋味。
闫云达这么一说,肯定会得罪不少人,也会被很多人骂。有人会说他嫉妒,说他“老艺术家”架子大,不接受新人。但你想想,如果高晓攀真的那么会说相声,闫云达又何必冒着得罪人的风险去这么说呢?而且,从很多观众的反应来看,大家似乎也认同闫云达的说法,觉得他这话说到点子上了。这说明,很多观众心里也是有杆秤的,他们能分辨出什么是真功夫,什么是哗众取宠。
你想想,现在有多少年轻的相声演员,他们的作品,有时候看着特别眼熟,不是别的,就是把网上流行的一些段子,改头换面搬上舞台。这样的东西,确实能骗得了一时,能让观众笑一笑,但它没有灵魂,没有深度,就像是没营养的快餐,吃完就忘了。真正的相声,应该像一杯好茶,越品越有味道,越品越有回甘。
闫云达敢说这话,我个人觉得,他也是在为相声这门艺术说话。他可能觉得,如果任由这种“不伦不类”的东西发展下去,相声这门艺术就会被带偏,被稀释,最后变得面目全非。他对高晓攀的评价,也许不完全是对人,更多的是对“现象”的批评。他可能觉得,这种不尊重艺术,只追求流量和眼球的做法,是在糟蹋相声。
我倒觉得,这种直言不讳,有时候是好事。虽然听起来可能有点刺耳,但它能让当事人反思,也能让整个行业警醒。不能因为市场好,就降低艺术的标准。艺术这东西,一旦标准降下来了,就很难再提上去了。就像很多演艺圈的明星,本来可以好好演戏,结果跑去直播带货,挣了快钱,回头再想好好演戏,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。
高晓攀本人怎么想,我不知道,但我觉得,如果他真的想在相声这条路上走得更远,就应该好好听听这些不同的声音。包括闫云达的批评,包括观众的反馈。艺术的进步,从来不是靠一帆风顺的,有时候,一点点“风浪”,反而能激发出更强的动力。
咱们也不能完全否定高晓攀。毕竟,他在相声领域也努力了这么多年,也捧红了一些年轻人,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。但“会说相声”和“说相声”之间,可能真的还有一条不小的鸿沟。这条鸿沟,需要的是时间的沉淀,是技艺的打磨,是对艺术的敬畏。不是简单地靠一些网络流行语,或者制造一些话题就能跨越的。
这件事儿,闹得沸沸扬扬,很多人都在站队。有人说闫云达嘴巴太毒,不留情面。也有人说他说的太对了,直戳痛点。我倒是觉得,与其纠结于谁对谁错,不如想想,我们到底希望看到什么样的相声?是那种能让我们捧腹大笑,又能引起深思的作品,还是那种只图一时热闹,过后就烟消云散的表演?
这年头,什么都讲究“流量”,讲究“热度”。但艺术这东西,不能完全被流量绑架。如果相声这门古老的艺术,也跟着被流量冲昏了头脑,那将是多么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。闫云达的这番话,也许就像一颗小石子,丢进了平静的水面,激起了阵阵涟漪。这涟漪,究竟会带来什么,是搅浑了水,还是能让水更清澈,还得看大家怎么去理解,怎么去行动。
高晓攀现在到底算不算一个合格的相声演员,这个问题,其实答案就在观众心里,也在时间里。你觉得呢?
声明: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,内容 90%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,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。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。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