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说到“期权”,大家是不是立刻脑袋里浮现出一堆复杂的财经术语,什么“隐含波动率”、“美式”“欧式”“平值”“虚值”,冷不丁还有听不懂的英文缩写夹杂其中,让人只想关掉知乎转身去刷视频?
不瞒你说,这玩意,真是金融圈里的老江湖——越听越云里雾里,越问越没底气
但话说回来,这词其实没那么玄乎,说白了就是拿点儿钱赌未来——赌你买还是不买、卖还是不卖,只不过把选择权用钱包装了一下,成了个资本市场的新玩法
不过,别看它外表高冷,背后套路可是亲民的,说不定还暗藏了一肚子的猫腻,你懂,我懂,狗都懂,唯独刚入市的小白看不穿
所以咱今天不整花里胡哨的理论,直接拿生活当例子,聊聊这“看涨”“看跌”两个操作,到底怎么盘,把三大关键元素扒拉一遍,让“零和游戏”这事儿不仅金融大佬听明白,小白也分分钟掌握精髓
首先抛个问题:到底期权怎么玩?为啥花点小钱就能撬动大机会?这里头暗藏的玄机,值不值你把压岁钱都搭进去?
你准备好了吗,咱们拆着聊
场景一:假如今天你突然对某个“神盘厕所”有点心动,又听说一年后价格八成要涨
但你不是那种冲动消费的主儿,总怕现在买了以后捶胸后悔,不买又怕后面只能望着更高的行情仰天长叹
于是灵机一动,找个路人甲(也可以是理财机构),拍着桌子研究咨询:“大哥,要不你现在先收我10万,我过一年再拿100万定价的权利买你的厕所行不行?”
对方看你诚意十足,钱到位也没啥风险,点头说行
这下好了,一笔看涨期权就这么撮合定了
拆开讲这里有三大“金刚圈”:权利金、行权价、到期日
权利金说白了就是你提前花的“门票费”,10万也罢,5万也罢,全看谈
行权价就是双方“拉钩上吊”的约定价,未来买卖的基准点,比如厕所的100万定价
到期日就是大限将至的时候,别想着拖延,有一说一,一年后你必须做决定,否则这权利作废,钱也没了
这事说容易也容易,说难也难
一年过去了,假如厕所果真扶摇直上成了天价,卖到120万菜单价
你当看涨期权买家,那可就有福了
你拍着合同跑回去:我只用100万买下这厕所,然后120万甩手一卖,净落袋10万(120-100-10)
你赢了,我(卖方)却嘴里苦涩,本来能多赚20万差价,现在只捏着提前收的10万“权利金”,实际亏了10万
这就叫零和游戏,别人赢你就输,没人发红包
但要是厕所行情没火起来,反跌到80万
你就心头一紧,理性分析“你傻吗?还花100万收个打折货?”
直接放弃,看着10万门票打水漂,但至少没进坑
卖方反而暗自偷乐,啥都不干就白赚10万,属于坐收渔翁之利
这买与卖的角色,还挺戏剧性的,不是赢家就是输家
同理,再换一下剧本,假如你手上有辆新款“小米SU7”,市价50万
你老担心国产威马、蔚来都在卷,车价说不定日后狂跌一半,心里不踏实,总想着“提前锁死卖出价,起码别被市场玩崩”
一拍大腿,又来找我聊:“兄弟,来场期权呗,先给你5万权利金,一年后我有权50万价卖给你,你敢接吗?”
为了多点赚头,我也很乐意,你的忧虑全转嫁给我了
一切尘埃落定
情节继续
一年后果不其然车界动荡,SU7缩水到40万
你的期权卖家身份这回大显身手——按50万把车出手,比市价多赚10万,扣掉5万门票,净落袋5万
买方吸血,我只能吃亏掂量自己当初脑子是不是进水了
但换个口味,万一一年后SU7又逆势暴涨到55万
你时不时也会琢磨:“谁会傻到50万倒手?”直接认亏5万权利金,咬牙退出
也说明这场买卖你最多输5万,但没再多折腾,两手一摊,安稳收场
这套路是不是挺熟悉?
回头梳理下期权到底玩什么
真理一:这游戏压根就是零和,赢家和输家永远互为镜像
你赚的每分钱,都得卖方贴上,对方被你薅羊毛,甘愿当“冤大头”
没人中间抽水,绝不允许系统外“薅金”,你能赢他必然亏,双方对冲,类似打牌,麻将桌子围成圈,“有人上庄就有人下庄”
真理二:买方有选择权,能决定是否出手,并且亏到顶天就是提前交的权利金
谁让你一开始赌错方向?有胆识才有收益
而卖方则像站岗放哨的干部,一旦你决定行权,他必须履约,无条件卖给你或者买走你的资产
风险比买方大多了,赔本赚吆喝的可能性非常高,尤其投机市场,涨得没底跌得也没底,卖方心理素质要求绝对硬核
真理三:权利金这个“门票”,基本设定你的风险底线
买方最多把所有赌资搭进去,但卖方能亏的上限,哈,基本无限
比如刚刚那个厕所期权,如果市场疯涨到200万,你提前约定的100万价只好硬着头皮卖掉,亏够100万,买方血赚,卖方哭晕
这里不得不插一嘴,金融界的期权界面门道还多
你现在打开交易软件,无论是英伟达的美股期权界面,还是A股的股票期权表格,都清清楚楚列着每期参数
到期日标明(某年某月某日),行权价按区间排开(比如110美金),权利金也有报价,两边一搭板凳就能成交,界面友好得简直像点外卖,但风控难度比你骂客服高N倍
这里还要注意一点,甭看理论好像门槛不高,真到实操环节,新手可能分分钟失足踩坑
期权的风险远超普通股票
买方顶多输门票钱,卖方随时爆仓
做期权就是买命:先学明白规则再敢下场,别看懂了几个逻辑就上手实盘,市场的毒是慢慢渗出
总归一句,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期权,高手也会被市场教做人,亏光“认知红利”
说到底,期权的精髓是“用小钱买大未来”,其实和生活里的买保险、买电影预售票性质差不多,无非是提前认亏,把最坏情况提前算死,落袋为安
大多数散户在这场博弈中选择买方角色,毕竟风险可控,亏光顶多是门票钱,心理压力小一点
而做卖方的才需要有“吃亏也要站到最后”的勇气,除非你事先有风险对冲,还是不要轻易尝试
最后如果真想入门,请先搞懂自己的定位:你到底适合花钱买权利,还是当收钱担风险的大咖?
别因为心血来潮,在期权市场当炮灰
市场没亏你的钱,只是你没算好怎么转嫁风险
零和局里,分分钟有人欢喜有人愁,切记,交易之前先摸清底线,别让短暂的快感变成持久的遗憾
话说回来,期权你打算怎么玩,是拿来娱乐?还是当做长期策略?你的经验和感悟呢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见解,咱一块“科学避坑”,不做韭菜指路人
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,倡导积极价值观念。如有内容争议,欢迎监督指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