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据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,是你在高速上我在高速上,我们明明都想回家,最后却只能在路上相望。节假日一到,中国高速路就成了大型堵车真人秀,每个车主都是参赛选手,有的拼体力,有的拼耐力,更多的则是拼“心灵承受力”。免费通行有了,但时间都堵死在路上,感觉有便宜没捡着,反而被现实狠狠调戏了一把。幸运的是,比堵车更堵心的,是总有人觉得这场“全民堵局”是幸福的证明。
你说,为了沾点高速免费的小甜头,凌晨三点拖家带口杀入高速,仿佛在和全国人民掰手腕,比拼谁的闹钟更准。天还没亮,皎洁的月光都看傻了:“这些人是不是疯了?”——我们确实疯了,为了那几十块过路费,把睡意、健康和好心情硬生生抵成一场“拥堵马拉松”。堵车横店,阵仗都快赶上春运,高速变停车场,厕所都成了稀缺资源。就连后座的小孩也开始策划人生中的第一次“荒野求生”,而你只求服务区有个空位,能安心撒个欢。
民宿预定?别介,要么被堵到错过时间,要么被人潮挤爆,老板的微笑都快变成了表情包:“免费高速就是好,客人都堵活了!”实际上,大部分人的假期直接变成“车轱辘上的炼狱”,国庆假期是最受期待的,也是一场提前上演的“自我放逐”。
据说高速免费是对广大车主的“福利”,但谁用谁知道,这福气像是隔着玻璃的蛋糕,只能望着流口水。关在医院的护士同学,假期要值班,高速免费和她有什么关系?在路上奔波的货运大哥,节日加班,免费高速只是个遥不可及的段子。政策为大家考虑了,但总觉得像裁缝做裤子,明明很努力了,就是谁穿谁别扭。看得见摸不着,这妥妥地叫“社会的温柔暴力”:有的人用不上,有的人来不及享受,有的人用完只剩满身堵塞的泥点子。
大家都讲公平公正公开,“人人有份”听起来挺美,但实际操作却成了“有的人能用到,有的人只能被动围观”。堵车之路,分成了贵族通道和平民赛道,后者就是大家喜爱的国庆高速。那些真正享受不到的,无非是在键盘后面高呼:“要不,把这万人堵车的份省下来,给大家点真正的自由?”天真,但不失为一种浪漫。
于是有人提了个好主意——5000公里年度免费额度,不再扎堆过节烧时间,而是分配给每个人,出行自己定,线路自己选。下班无聊,周末慵懒,假日凑热闹,能用的随便用,把通行主动权还给车主,让堵车回归自然天气,而不是人为聚集。你想带家人去看夕阳,不用躲着假期那帮“堵友”;你想周末偷个懒离开城市,雷打不动的高速费直接用额度抵扣,不用在节假日纠结抢时段。甚至你想工作日把公路当解压“散步机”,也不用盘算盘算哪天是“优惠日”。这感觉,比那些“特价白菜”更实在,因为它是你的,随时能用。
遇上好政策,讲究“贴心”,可大多数政策诞生,都像是父母给孩子买衣服:尺寸对得上,颜色够鲜艳,就是穿着勒得慌。有了额度,看上去是多了选择,但细节只有用过才知道——查询抵扣流程是不是像上班打卡一样复杂?额度是真的“一年有效”,还是“用完再见”?要是真不够用,能不能申请加班加点?这些问题,都像是打个太极,最后有待“慢慢优化”。不过也不是啥大事,毕竟比起堵车来说,这些杂事已经像冷锅上的蚊子,不咬人。
有意思的是,“自主选择”本身,就是对车主最好的尊重。你不再用自己的假期去和亿万人拼闹钟、拼尿个厕所、拼谁先到服务区门口抢位置。你不再为那几十块高速费冒着凌晨的困意,把自己堵成了“游园惊梦”。你有了权限,也有了随意的空间,终于能做到“上路是为了自己,而不是为了政策”。这才是政策应该做的事:让人不焦虑,让选择变得简单。
当然,总有人担心额度不够用,怕变成另外一场“额度抢夺战”,有人担心会不会又生出新型插队玩法,有人也在想会不会最后只能用在指定路段,结果成了新的堵车盛宴。这种焦虑像高速上排队的尾气,刺鼻但还算真实。毕竟改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,火车跑得快,全靠地面滑。政策改一改,实施难不难,还是得让最基层的老司机们体验一下才知道。
不过咱们中国人向来是自我调侃的天才。昨天还在吐槽堵车,明天可能就变成额度达人,盘算着怎么把5000公里花得潇洒点,有人算账精明到连每天上下班都要走不同路线,不浪费一米。有人拿额度反向营销,朋友圈晒“今日小目标:免费额度还剩3892公里,鼓励自己努力搬砖”。也许用了几年,大家能开创一套新的国民高速玩法,顺带带火一把“高速打卡新地图”,是不是比堵车更有正能量?
想想我们开了这些年车,过的每一个假期,都献给了堵车的高速路,变成了朋友圈的段子,变成了邻居的吐槽,变成了家门口的民宿老板热泪盈眶。我们都是苦中作乐的老手,能在汽车里煎蛋,在服务区刷剧,在长队里做广播体操。我们吐槽政策,幸灾乐祸自己,却始终还是把车钥匙往大门一扔:“走,堵车去!”这种自虐的精神,才是中国车主的真性情,又苦又乐,生动得像五味瓶。要不,给这种精神评个奖,名字我已经想好了——“人塞奖”。
所以说,5000公里不限时的免费额度,也许是弥补人塞奖最好的“安慰奖”。用不完就延期,用完了就咬牙,反正迟早会用。高速不再是堵车的“社交广场”,而是一个让你自由走自己的选择空间。你可以不用急匆匆赶着清晨的高速,可以不用在后座陪孩子数星星数到怀疑人生,可以放心地让民宿老板继续做他的无数微笑表情包,而你自己能安安稳稳地在路上享受一场属于自己的旅程。
最后再说几句,如果真的有了这5000公里,你打算用来干啥?是跟家人去追一次夕阳?还是把通勤的枯燥路程变得轻松点?或者拿来堵车体验人生的极限?反正选项都开放了,杠精也得服气一句:“这次确实比没得选要强。”其实与其憋着堵在高速上不如开着自己的小算盘,好歹可以感受一下:堵车苦,但自由甜。哪怕最后额度被用成了新的段子,也比把时间和情绪堵在一片无奈中更有意义。
毕竟,开车不能只看场面,要看是不是自己的场面。免费额度给你了,路还要你自己走,开不开心,堵不堵心,就看你能不能把高速玩成自己的人生乐园。假期不堵,选择自己,这才是车主的头号美梦。不过按照咱们中国人“乐于自虐”的个性,可能5000公里用完了还嫌不够,再主动申请个“堵车练习奖”。
人的本质是会堵的动物,但也未必堵得那么彻底。等你哪天真的把5000公里用光了,记得留一公里去笑话自己,毕竟有时候我们笑着出门,哭着堵在高速,很正常,一个“自塞奖”,人人有份,谁也跑不掉。
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、文明的社会风尚,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。